支付宝昵称和收款昵称不一样
1、近日央视就曝光了发生在济南的一件——(支付宝昵称和收款昵称不一样)。
2、推荐使用支付宝钱包,免手续费。
3、骗局六:帮忙砍价
4、受害人之一的张凯月表示,人出门在外,谁都会遇到难事,能帮一把就帮一把。况且借给他几百块现金,他当场用支付宝转账还款,自己并不会有损失。
5、这个具有迷惑性质的转账截图是怎么来的呢?↓↓↓
6、如果不想让对方看到你的名字,可以按以下方法操作:
7、收钱码主要面向个人。
8、此时,对方说他们没有修改合同的权限,公司领导表示和他不能签,要何先生将保证金退换。
9、针对目前一些关于网络支付的诈骗手段,民警提醒:支付宝是即时到账,确认密码后,点击付款,钱就能及时到收款人账户,并不存在延时。
10、短短一小时内,小琳根据指示分两笔汇出了6万元和70万元。直到第三次,骗子又要求小琳汇出69万时,有些疑惑的小琳致电了公司董事长,才发现,董事长根本就没有要求过她转账。
11、警方提醒: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信转账截图
12、收钱码无服务费。
13、犯罪嫌疑人把此页面扩拉放大、遮屏,
14、来源:周到
15、这样的骗子实在太可耻!
16、现在再按“付款”后出现的付款码,已经不能转账了。
17、此时,
18、很快,"董事长"在群里询问小琳公司账户金额。在获悉账户内有约200万元余额后,"董事长"称有笔往来款要支付,让小琳马上打给对方,并发出对方账户信息。
19、尝试点击:用户名——个人主页——显示更多——添加个人资料——昵称,这样操作应该会允许更改。
20、所以,估计用支付宝的小店店主现在都在换支付宝专门的收款码。
21、骗局八:转发领流量
22、支付宝主要功能:
23、利用别人的同情心行骗,
24、支付宝主要提供支付及理财服务。包括网购担保交易、网络支付、转账、信用卡还款、手机充值水电煤缴费、个人理财等多个领域。
25、△页面左上方有“等待付款”字样
26、支付宝以稳健的作风、先进的技术、敏锐的市场预见能力及社会责任感,赢得了银行等合作伙伴的认同。
27、收款码相当于移动随身POS机,有0.55%的服务费。
28、这竟然是一个骗局!
29、④商家若不注意,仅扫一眼转账页面,就会上当。即使像张女士发觉,也可能会相信一会儿到账而放走骗子。
30、骗局五:拼团买水果
31、一个自称是大学生的男青年,
32、事实上,
33、 如何避免被骗?
34、△页面下方有“立即付款”字样
35、账单页面上方有个“等待付款”,
36、骗倒众多受害者的呢?
37、服务费不一样。 支付宝收款码:相当于移动随身POS机,有0.55%的服务费。 花呗收款:收钱码无服务费。
38、犯罪嫌疑人是如何屡屡得手,
39、济南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侦查员李鑫指出,嫌疑人作案时会向受害者要账户,并且进行一个待转账的操作(并未输入密码,转账尚未成功)。然后他把这个截图给受害者看,让对方误以为他已经转账,并以网络延迟为借口,致使行骗屡屡得手。
40、骗局二:投票获奖
41、对普通用户来说,这个过程一旦完成,那么我们以后用支付宝买东西基本和以前一样。
42、参考资料来源:
43、被骗人一看截图,转账金额、自己的支付宝昵称、支付宝账号、转账二字都显示是对的,而且就在自己眼皮下操作的,于是不多加思索,就以为钱已经转过了,就会把现金借给犯罪嫌疑人。
44、如果是你,会借钱给他吗?
45、进入到如下图那样的“隐私”页面之后,如果我们不想向所有的好友显示自己的真实姓名,可以找到“向好友公开我的真实姓名”一栏,在对应的右边点击开关按钮,出现提示当天只能操作两次的提示后,再点击“确定”,就可以关闭这个设置了,然后就可以在好友里隐藏自己的真实姓名了;
46、然后用支付宝转账还钱。
47、警方演示:犯罪嫌疑人如何利用支付宝做手脚
48、此外,重庆涪陵一家公司的财务经理何先生,也遭遇了类似的一幕,被骗了100万元。
49、之后在在个人页面中我们需要点击如图所示的“设置”功能选项。
50、虽然帮助人是一种美德,
51、张凯月取出700元现金给了犯罪嫌疑人,对方向张凯月出示了一张支付宝截图,证明转账正在进行。过了一会儿,张凯月还没看到支付宝即时到账。犯罪嫌疑人解释称,因火车站信号不好,支付宝还款不能及时到账,让张凯月两小时后再查收。
52、交易限制。 支付宝收款码:个人之间的转账交易限100笔,商家收款码无交易笔数限制,交易流水不限制。 花呗收款:个人转账年限20万交易流水,超20万后用户不能再通过转账交易。
53、具体如下:
54、切换到“设置”页面后,可以看到“账户管理”等选项,点击倒数第四个“隐私”的选项;
55、还真有不少热心旅客伸出了援手!
56、有时候系统会出现问题。
57、需要注意的是这三者都相当于“银行卡+密码”,任何一个不能随便给别人。
58、收款码比收钱码面向的开通对象要广泛,收款码是人人都可以开通的。
59、
60、然后在设置页面中点击如图所示的“隐私”一栏。